【主题讲座】传媒学院顺利开展“影像:不止拍摄” 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3-12-18

12131430,银川当代美术馆与银川科技学院传媒学院联合邀请北京电影学院朱炯老师为广播电视编导和摄影专业的的同学们开展主题为“影像:不止拍摄”的讲座,带同学们了解影像创作从构思、拍摄到后期处理再到图片编辑以及展陈设计的底层逻辑,提升专业技能。

朱炯老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从事摄影高等教育二十余年,副教授,长期从事摄影创作、评论、艺术策展和影像文化研究工作。朱炯老师已在摄影领域的各大专业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其论文被收录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会论文集》《中国摄影批评选集》中。摄影代表作有《西北望》《旅程》《城事》等系列。曾经在中、法两国举办个展,参加过中国平遥摄影节、法国巴黎蒙巴纳斯美术馆等联合展览。

讲座朱炯老师提出摄影创作的流程共有十个步骤,尤其是在他人创作研究这个步骤中,她认为研究他人的创作就是论文的创作。朱炯老师还提出摄影创作的标准是以中国、甚至世界当代摄影整体面貌为坐标,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定位。

其次,朱炯老师选用自己学生的案例分别从纪实影像、商业影像、数字影像、艺术影像等四个方面为传媒学院的同学们讲解摄影创作。纪实影像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共生活,也就是大视野与个体命运;另一方面则是私人生活,即个体与社会,二者都要折射时代的价值。运用商业摄影的语言则需要融合个人的认知和体验,数字影像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人的精神探索,而艺术影像重要的是不断创新和表现无法归类的摄影语言与风格。

最后,朱炯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展览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她结合具体的案例讲解展览创作的步骤。她认为展览是艺术家创作的延伸,是可以验证创作的理念以及总结创作。一组作品的不断展览,是创作的不断延续。

问答环节中,有学生结合自己创作经历提出如何去突破自己的问题朱炯老师认真回答:首先要有真挚的情感,要有主动去拍的愿望,不要去在乎照片质量,拍摄的这个过程就是很大的收获。表达是最重要的,至于照片的质量是需要慢慢打磨的。内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不是来自于外力。

在场的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对摄影专业的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摄影领域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次线上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行业前沿信息,也让同学们对摄影创作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朱炯老师的分享,相信在今后的摄影实践中,同学们能够活跃摄影思维,明白摄影艺术所包含的无限可能,并将相关理论知识和拍摄实践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讲座结束后,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伍蕊和银川当代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负责人黄雅晨为当代美术馆高校单元摄影作品获奖的同学进行颁奖。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