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我校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2024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展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实践活动中。特开设“银川科技学院2024年暑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专栏,展示我校青年学子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青春风采,引导广大银科青年学子在参与各类社会志愿公益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今天团团为大家带来的是由教师教育学院“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团前去灵武市育才街道围绕拜访老人和举办活动、缅怀先烈开展的一系列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简介
我们团队共有六位成员,在2024年6月19日至2024年6月28日开展了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活动。其中包括用歌声传递欢乐与活力;定期拜访老人,传递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为儿童送上慰问与祝福,守护他们纯真无邪的笑容。此外,我们还举办诗词大会,传承千年文脉;开展书法教学和绘画活动,培养艺术修养;举办剪纸活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休闲之余,我们还组织了广场舞活动。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还前往烈士陵园,进行悼念和学习。博物馆参观学习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与文化,拓宽视野。同时,我们还开展急救知识宣传讲座,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实践过程
“激情不老,歌声飞扬”大合唱
6月19日,实践团联合心连心合唱团在育才街社区中心花园开展合唱活动,以优美的歌声和饱满的热情向群众传递一种信念:年龄不是界限,激情永驻心间,彰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用歌声拉近了新时代青年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文明保障。
“爱心助考,暖心助残“志愿服务
6月20日上午,我们走进两位独居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整理房屋。透过一张张老照片,耐心听爷爷讲述背后的故事。同学们被老一辈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打动,为新中国所取得成就感到骄傲,我们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用其所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回馈社会,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下午,我们走访了一位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呵护智力缺陷孩子成长20年的母亲,在了解他们生活情况的同时,我们倾心感受着平凡生活中伟大的母爱。我们与这位母亲建立了交流群,希望今后依旧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提笔落墨,纸上添花”非遗传承
6月21日,实践团在育才街社区开展以剪纸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此让社区的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魅力。我们团队教大家剪“喜”字“窗花”“立体春”等各种样式的剪纸,现场参与者热情高涨,纷纷展示着自己手中剪出的作品。
6月22日,在育才街社区的三楼多功能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我们团队成员展示了精湛的书写技艺,笔走龙蛇、墨香四溢。孩子们围坐在前,目不转睛地欣赏。随后,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握笔、运笔,从基础做起,逐步引导他们进入美妙的书法世界。
童趣诗心——中华诗词大会
6月24日,我们精心举办了一场形式新颖的《中华诗词大会》,以国学宣讲、国学汇报展演、飞花令和擂台赛等多样形式带领孩子们领略诗词魅力。
国学课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中华诗词背后的历史面纱,结合诗人的故事,了解每一首诗词的深刻内涵。国学汇报展演,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或清脆响亮地朗诵经典,或自信满满地表达自己的诗意想象,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对传统国学的一种新的诠释与理解。飞花令和擂台赛环节,孩子们挑战彼此的诗词储备和反应速度,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对诗词的热爱。
“掌握生命之钥”急救知识普及讲座
6月27日,我们在育才街社区开展“掌握生命之钥”急救知识普及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烧伤处理等常见急救技能。随后通过模拟实操,让参与者亲自体验了急救操作,以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提升群众救助经验和应急能力。
实践感悟
1实践团教师 沈凯慧
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指导老师,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自我成长的旅途。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考与感悟,做到有成长,有收获,有贡献。同时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践行勤学,传递红色星火。我将继续致力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实践融情于文化,温暖传递社区,历史艺术共融,责任在肩,爱心永续。
2实践团队长 董释丹
通过组织本次三下乡“萤火探兴”乡村振兴实践团活动我充分的认识到作为队长的使命和责任。切实的履行出行前的承诺,铭记总书记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我明白了:三下乡的实质是大学生思想下乡,资源下乡,人力下乡。不断扎实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同时也增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履行“筑梦灯火千万家,丹心一片振同贵”的目标。
3实践团成员 白晓燕
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参加老人合唱队,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拜访老人,聆听他们的故事与智慧。慰问儿童,看到他们纯真的笑容,我深感责任重大。学习国学课、举办诗词大会,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广场舞活动则让我们释放活力。参观烈士陵园和博物馆,深受触动。急救知识讲座和禁毒宣传,实用性满满。旗袍走姿教学,更是增添了一份优雅。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更让我明白了责任与担当。
4实践团成员 丁宁
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能相互关怀。遇到了突发情况都秉持着:我们是一个群体,要一起克服困难,做实事。
在这十天里,我们一起探望老人、为残疾小孩进行心理疏导,教老人唱歌、开急救知识讲座等等,每天都过得饱满欢快,累却总有温馨氛围支撑着。此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让我看到自身不足,锤炼了我,成就了我!
5实践团成员 黄梦梦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我深知振兴乡村是党、是我国的一项重中之重的政策。通过这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活动,我们让乡村孩子在艺术中翱翔,也为老人们搭建了回忆往昔的桥梁。在教授书法绘画中,孩子们的专注与创造让人欣喜;在剪纸展示中,老人们的熟练技艺与独特魅力令人赞叹。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强化了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力量,以及我们在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6实践团成员 唐晓杰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7实践团成员 杨梦
在参加活动的这些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也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里所不能学到的,比如:穿着旗袍走台步、参观烈士陵园和博物馆、学习爱国的音乐等等。这期间我们给各个年级的小朋友上课,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学校课堂里所学的复式教学,我认为实际教学要比我们在上课时听到的难得多,就像我给低年龄段的小学生上书法课就比较困难,他们连基础笔画书写都很困难,但是给高年龄段的学生上课就比较轻松,因为他们有一些书法基础,这也让我学到了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去教好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在未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继续投身于公益志愿服务中去。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