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声”从人文来之《活着》

发布时间: 2023-05-23

教师教育学院|“声”从人文来之《活着》

我叫花晨,来自20级汉语言文学十三班 我热爱生活,兴趣爱好有音乐,朗诵,主持。我认为当生活与文学交织,世间万物就都有了感情。

作者简介与生平简介

中文名:余华

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

出生日期:1960年4月3日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世事如烟》、《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现实一种》、《战栗》等。

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4年,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10月,余华因心脏早搏,被迫休息了一个多月。《兄弟》上下两册基本消耗了作家两年的时间。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8年凭借作品《兄弟》,获得第一届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关于选段

本段来自于余华的书《活着》第一章,小说的主人公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其品行之放荡可见一斑。后来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冷水一瓢试之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此后,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有的时候一个人总是向前看也未必是件好事或许脚踏实地是不是的去反省自己才会走得更顺利。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6: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