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录制了以“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全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视频。
在接到学校通知后,我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20、21、22级全体同学共上一堂思政大课,从中汲取知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
我院全体师生认真观看了本次思政大课,积极开展线上讨论并发表心得体会。
2020级学前教育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观看了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全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视频。
党自1921年7月1日诞生以来,迄今走过了95年有余的道路。党走上了与群众一体的路线,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千千万万的国人,从一个世纪走到另一个世纪,从一个成功走到另一个成功。党并不是一路顺利的,也遭遇迫害。党正在发展,党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从南湖红船上的“一大”,到现在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党的发展十分漫长,十分艰苦,可并不是没有成效,它获得了一次又一次,不,应该是一直的,来自群众的支持!党依赖群众,群众依赖党。这也是党发展中一直走的“亲民”路线。
党所给予人民的幸福、快乐是巨大的;而党所索取的回报是微小的;党所博得的新中国的新生命,新历程是伟大的;而党所付出的努力是艰巨的,党所执行的任务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
2020级英语1班
忆峥嵘岁月,为祖国奉献青春。李大钊先生曾疾呼:“民族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一批批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中艰难地寻找着民族复兴的未来。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使嘉兴这艘小红船成长为指引新时代前进的中国巍巍巨轮。林心平16岁参加了抗日救亡游行并宣誓要“宁可作吾国鬼、不可作异国奴”;狼牙山五壮士舍身引诱贼寇,用自己微薄的身体实践着“死守狼牙山,血染棋盘陀”;26岁的陈乔年慷慨就义,高呼“让后人尽享前辈披荆斩棘之乐”......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遭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但青春的脉搏总是在不懈的奋斗中激荡。
我们的教育始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作为大学生必须牢牢抓住社会的温暖条件,不断增强自我向光芒走进!
2021级汉语言3班
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初生的朝阳,是国家的未来,习总书记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新青年,我们始终坚持理想,奋斗不息。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十年砥砺奋进,历史的如椽巨笔绘写壮美画卷。如红日东升,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蕴藏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着未来无限伸展。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十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中国的每一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历史。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时间,让一个走过百年的政党永葆青春活力,激发出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让一个历经沧桑的国度升腾起万千气象,迎来民族复兴的万丈霞光。
2021级小学教育1班
新时代的青年要有理想,志存高远。
理想就像是我们前进的航标,它指引着远方前行的路。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这个时代的幸运儿,我们更加有理由在新时代脚踏实地苦干,坚定理想信念,不负时代韶 光,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图强。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的确,纵观历史,只有那些在不断拼搏的有本领之人才会不断进步,直至强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而是要付诸行动,干好每一件事。
2022级汉语言4班
老师在报告中强调中共二十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是前人伟大功勋的总结,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前进的标杆。社会主义的急速发展,我们身在其中,但无法准确地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经常是有所感,但无所为。在带领我们回顾历史的同时,老师再次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我们青年肩上的责任。
三尺讲台到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张老师用赤子心向我们展示了她对国家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每个“最”都是她人生历程的深刻感悟,每个“最”都是她从业中对学生的爱,我为她的二十年青春热泪,为她的执着感动。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吃着时代的红利,也要为后世做出回报。
2022级小学教育11班
《同上一堂思政课》中张小玲老师的激情演讲,带给我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对教育工作,特别是科教兴国的相关内容作了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事业中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教师教育学院的青年学生,我们渴望今后能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师者,首先就要明确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自古流传着尊师重道、崇德尚学的优良传统,“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