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银川科技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16)丨美丽乡村,寻迹青春教师教育学院利民新星小分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8-27

前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展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特开设此专栏,展示我校青年学子参与实践活动的青春风采,引导广大银科青年学子在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中增见识、拓思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今天团团为大家带来的是由教师教育学院发展成就促进团,到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利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简介

聚焦党的二十大,党和国家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奋进新征程,基于这一基本点,我们组成发展成就观察团,从我们自己的家乡开始,回顾历史,学习体验,在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同时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81-88日,银川科技学院聚焦党的二十大,我与祖国共进步发展成就观察团开展了为期八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观察团成员由教师教育学院5名同学与1名指导老师组成,在队长的带领下,成员们来到了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利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在这里成员们通过听感受、看发展、做服务、悟思想这四个方面展开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初期,观察团成员对二十大内容进行了学习,通过网上平台对党和国家这些年取得的许多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进行了视频回顾;成员们通过贺兰县政府官网、官媒,骑单车环县观察,到贺兰县下的村镇赶集,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措并举的方式对该县近年来的发展做一个初步了解,我们联系到了贺兰县利民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对该社区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通过利民社区进行平台搭建和方向引领,成功对接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期,成员们通过社区搭建的平台,分别在民族团结广场、百荣苑小区、兰亭居小区、御景世家小区等地进行了走访观察,对小区居民进行了简单的民意调查,从居民口中感受到了他们眼中贺兰县的变化发展;成员们在社区投入志愿服务,贡献了自身力量;成员们感受了稻渔空间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充分领略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优美景色;成员们去到了贺兰县立岗村赶集,参观了贺兰县民俗文化村。

活动后期,成员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回顾,谈到了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深刻感受到了贺兰县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深知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肩负起新时代使命,助力现代化发展。

实践过程

(一)听感受:深入群众当中 听群众谈发展感受

发展的怎么样,最重要的是听人民怎么说,看人民满不满意。所以,了解第一步,我们借助利民社区这个平台,先后在民族团结广场和一些小区进行了走访,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角度对贺兰县有了初步了解。

①教育:观察团与退休教师王叔进行了交流。在谈话中,王叔说很荣幸能够成为教育方面这些年的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他感叹道教育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以前的学生学习都要靠勤工俭学去交费,住宿都住的是土房子,吃饭都要交粮票。到了现在,学生不用交学费,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很多孩子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机会。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漂亮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教室,全面的基础设施和优秀的教师资源。

②国防:观察团与现役女军人父亲进行了交流。军人父亲向我们分享了自己女儿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兵,谈到国家现在对现役军人福利和保障的变化。军人的父母把对子儿的牵挂转化为无私奉献,在他们的身后默默支持,热爱他们所热爱的国防事业,与军人共荣辱,与军营共血脉,始终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③安全:观察团与物业公司经理和小区保安进行交流。他们谈到物业行业逐渐被居民理解,从一开始的居民不配合到现在的物业与居民一起搞团建。居民从思想就对物业行业有了很大的改观,安全意识也有了很明显地提高,小区的管理方式也趋向智能化。

走访过程中遇见了太多热情的居民朋友们,他们热情地分享自己在贺兰这些年见证的变化和发展,不止这三个方面。

(二)看发展:感受变化发展 谱写新时代画卷

1.贺兰县发展变化是贺兰县人民有目共睹的,此次我们一行人来到这里,亲自感受这个小县城的热情与发展。

①衣:以前总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现在缝满补丁的衣服和手动做出来的鞋却再没有见过,街上琳琅满目的服装店总能让人挑花眼穿衣也开始讲究品牌和舒适度;

②食:以前吃饭只为解决温饱,而现在更多的是注重饮食的健康,人们菜篮子里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在物美卖场的超市里,到处都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新鲜水果蔬菜,种类齐全;

③住:记忆中的平房土房也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各式各样的楼房,现在的贺兰县你既能看到有年代感的拐角楼,也能见到高级的别墅洋房,一栋栋小高层拔地而起,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正在兴建的高楼;

④行:要想富,先修路,很难想象我们走过的柏油马路曾经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在贺兰县主路上,修路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就能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而现在,这里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新方式,公交车也焕然一新,取代了一部分颇有年代的中巴车;

⑤娱乐:以前县里的娱乐场所很少,人们最大的娱乐就是坐在家门口聊聊家常,现在不同了,早市、夜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乡村文化大舞台,路边都是随处可见的健身步道。


2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两次亲临贺兰,贺兰县是总书记唯一到过2次的县区。特别是20206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兰县稻渔空间赞许道: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

①为深入基层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成果和新农村建设现状,我们团队来到的贺兰县稻渔空间,这里以稻渔立体生态种养的稻渔空间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稻田画中尽显的诗情画意和稻渔共生带来的财富成就,这些都是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动践。

②为了深刻了解三农精神,我们团队走到了贺兰县立岗镇立岗村,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感受当地特色文化。我们了解了当地的种植结构,立岗村结合本村实际优势,将黄花菜作为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强力推进,扩大种植面积,全力打造群众致富的黄金产业,积极探索特色走出去,流量引进来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可谓是独具匠心。

(三)做服务:投入志愿服务 贡献自身力量

在听完感受、看完发展以后,观察团成员回到了利民社区,主动向社区了解了一些居民活动,帮助小区的园丁剪树、清理树枝、与朝阳大妈摆共享单车、在社区周围捡垃圾、给社区居民普及安全知识等。

(四)悟思想:实践筑牢思想 理论武装头脑

①大学生参与城乡发展是一种责任和使命,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了解本地情况、技能转化、创新创业等方式,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要保持学习进取的态度,与各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的繁荣和进步。

②成员们在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回顾,谈到了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深刻感受到了贺兰县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深知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肩负起新时代使命,助力现代化发展。

实践感悟

实践团教师 于安东

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新时代青年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知识技能优势去服务社会的,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申,三下乡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也是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的好机会,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带队老师,我看着成员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没法体验的,我看到了成员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断成长,他们所收获的东西也是无可替代的。看似平凡的日复一日,全因成员们的努力和坚持而变得充满意义。

实践团组长 邢智睿

这一趟贺兰之行,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在走访和观察的过程之中即培养了我们与居民沟通的能力,又学习到了一些课本之外的内容,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真的能够切实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我记得他们分享的故事,记得和朝阳大妈们一起参与的志愿活动,记得社区工作者对我们团队的关照,也记得稻田画中尽显的诗情画意;在活动合作过程中锻炼了我的分工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每位成员的支持,是一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实践团成员 马杨

自二十大召开以来,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二十大内容。这次的三下乡活动给了我们更好的机会去学习深入二十大。这次活动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许它不是我成长过程中唯一的锻炼机会,但它却是最重要的一次,它教会了我一步一步地放开自己与陌生人沟通。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多深入了解社会,多了解基层人民,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积极发挥当代青年的担当。且行且珍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伟大事业而不断奋斗。

实践团成员 马玲

八月,因为三下乡,不再单调。因为这次三下乡,我收获了不少珍贵的果实,生活中的快乐与困难,队员之间的团结,对自己来说也是受益匪浅。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实践团成员 党旭冉

我很荣幸参加了今年我系举行的大学生署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顺利完成此次活动。在这次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明白了很多原先不明白的道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最值得高兴的是,我所在的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作为它的一份子,我自豪我骄做。

实践团成员 拓雪

很荣幸能参与到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来,通过此次活动,我与小伙伴们一同深入基层,面向当地的受众群体进行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采访,在口口相传中感受当地朴实善良的民风民俗,也走访了一些具有地方色彩的典型建筑以及被大力推广的新型富农产业,过程当中更加坚定了要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09 2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