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银川科技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7)丨“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团中央专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8-07

前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开展了以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为主题的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展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特开设此专栏,展示我校青年学子参与实践活动的青春风采,引导广大银科青年学子在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中增见识、拓思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吉林“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全国大学生响应“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的青春号召,进一步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青春力量,在吉林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4日至30日,银川科技学院“学习二十大 奋进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团开展了“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习总书记说过:“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怀着这样的心境我们走进江源区革命烈士陵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第二军军长,著名抗日英雄王德泰将军的巨型雕像。江源大地,人杰地灵,在解放战争、四保临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152名革命烈士墓矗立于苍松翠柏间。庄严肃穆的情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气壮山河的气概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走进七道江会议纪念馆,七道江会议的成功离不开陈云、肖劲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统一了大多数同志的思想,确定了坚持南满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为挽救南满危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拉开了“四保临江”战役的序幕。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7月27日,我们走进临江市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映入我们眼眶的是三座屹立联接的铜像,他们分别是伟大的革命先烈肖华、陈云、肖劲光同志。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在陈云、肖劲光、肖华等同志的指挥下,坚定执行党中央“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战略方针。面时大军压境、敌强我弱的险恶形势,我方军队毅然打响临江保卫战的第一枪。在北满部队的配合下,历时108天,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先后四次打退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歼敌五万七千余人,创造了我军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跟着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了四保临江的浴血故事。

“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伟大转折,对辽沈战役乃至解放战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青山有幸埋忠骨,安息在这片热土下先烈们的精神让人永远缅怀敬仰。至此我们移步到陈云旧居纪念馆。

革命一生,功载千秋。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分布着不同的区域(办公室、卧室),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台台发报机和打字机,还有从内外沿至屋外的有线天线(用一根根铁丝和大小划一的木棍构成桥的样式),一间小小的房间装载着的是革命先烈陈云同志的博大智慧和家国情怀。 

作为青年学子应坚定不移的学习陈云同志的“五种精神”——学习他坚守信仰的精神、党性坚强的精神、一心为民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伟大的革命先烈陈云同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党的光辉历史,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

7月30日,我们来到了安图县东满特委瓮声砬子党团会议会址。安图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在东北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12月16日在安图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性的重要会议—史称中共东满特委瓮声砬子党团会议,这次会议是党在东满地区自身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主动担起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领导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武装保卫国家。 

科技助力发展,青春筑梦前行

7月26日,我们到达浑江区红色孵化基地,参观了基地本部、赋能工厂以及食健客。进入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长白山红色孵化基地云平台,它包括区域概况、两个覆盖、党建引领、红色孵化、助力发展和阵地建设6个板块,各项数据让人一目了然。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这里的各项代表性产业也显得十分亮眼,有包装独特的精品白酒、有入口甘甜的农夫山泉、当地独产的蓝莓汁、更有为保护环境而研发的可降解薄页纸。基地给创业人才提供平台、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市场发展达到企业孵化,“动补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化。

大美白山,生态家园,魅力浑江,走进赋能工厂会有春、夏、秋、冬的观感。奇特又高超的根雕技术让人眼前一亮、各色的松塔也新奇有趣、还有细腻如玉的长白山石雕。

 

食健客是吉林省最大规模生物级冻干食品生产基地,我们一行人对生产链进行了参观,一台台精细化无菌设备、一间间自动化流动生产间、一个个盛满粉沫的分装瓶都体现了冻干技术的先进与成熟。

走上延吉市建工街道“暖蜂一条街”,感受先“蜂”力量,在建工街道“暖蜂”服务一条街的社会实践途中,“蜂”字映入眼帘,这里实施党建强“蜂”、关爱暖“蜂”、联合助“蜂”、健康护“蜂”、宣传为“蜂”等5大服务行动。跟紧总书记的步伐,尊重他们,肯定他们,他们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外卖、快递即刻送达。

民族一家亲,共筑青春梦

7月28日,我们走进了位于延吉市南部、帽儿山脚下的延边州朝鲜族民俗园,走进园区,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身着朝鲜族民族服饰的各方游客穿梭于亭台小道、在花海里漫步,裙摆随风微摆,一颦一笑、回首抬眸皆是“丽人风景”。我们一行人也穿上了民族服饰,做了特有妆造,进行了文化交流,加深了文化体验感。

延边州博物馆门口放置着一个以石榴为基本造型的雕塑,56个民族的笑脸镶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寓意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雕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展现延边各民族同心协力、踔厉风发,生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图景和共同目标。

7月29日,我们走进延边州博物馆,共3层展室,一楼的《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分为4个部分,6个专题,旨在传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的精神,《安图隋氏铁艺精品展》以锤代笔,以铁为墨,通过画、剪、抛、卷、打等手法,自然生动呈现立体效果,《勇敢的麻雀》、《马踏飞燕》、《冰雨美人松》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传达了一种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的态度。二楼《朝鲜族民族展览》包括了迁入史、生产风俗、生活习俗等,再现了朝鲜族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印记和生动鲜活的生活风貌。三楼《延边出土文物陈列》是多民族共同建设东北疆土历史的真实记忆,《朝鲜族革命历史陈列》展现了朝鲜族人民执着奋进的民族气概,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在旗帜广场上的红色主题雕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中共东满特委红色旧址,重温抗联时期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英烈献身革命的感人故事。我们来到了延吉市朝阳川太兴红色小镇。长荣路、杨林街、拯民路、如愿路,这些路段都是用英烈们的名字来命名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鉴今,砥砺前行。在吉林省白山市和延边市的实践中我们团队进一步了解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增进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一探江源、二踏浑江、三闯七道江、四保临江、五展延边州。我们用脚步丈量革命先辈走过的土地,用视野描摹先烈们的壮志豪情。

 

实践感悟

实践团教师   丁晓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红色精神的无穷力量和深远影响。走进红色历史遗址,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我不禁为他们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所震撼。这让我更加坚信,红色文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队充分利用江源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道江会议纪念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此次红色党史学习不只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从党的光辉岁月中明确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方向,以史明志,从党史中培养奋斗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实践团教师   李静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伟大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很荣幸我作为带队老师参与“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同学们践行青春使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收获颇丰。也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奋发前行,笃行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组长   郭鹏达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一路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通过“红色吉林”“产业吉林”“粮仓吉林”的探索,进一步增进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本次活动中我们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中汲取养分,深刻学习到了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广大青年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彰显功绩,只有服务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内涵。年轻的我们要勇敢地走出校园,磨练自身,服务社会。

实践团成员   孙红娟

这是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相逢,紧跟着总书记的脚步,我们走进江源区革命烈士陵园、移步浑江区红色孵化基地、进入七道江会议纪念馆、探寻四保临江纪念馆、一览陈云旧居纪念馆。跨进延边州朝鲜族民俗园、探访延边州博物馆、走上建工街道“暖蜂一条街”、来到延吉市朝阳川太兴红色小镇、步入安图县东满特委瓮声砬子党团会议会址。对于我而言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展现在我眼前的每一张黑白斑驳的照片、波澜壮阔的画面都能唤醒我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我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和发展历程,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更明白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今后我将继续磨练自己、不断增长才干、实践积累经验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继续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壤,用视野描摹壮美山河。

实践团成员   王婕

阳光洒落大地,青春彰显生机。在这个假期里,我在学校的支持下,老师的带领下有机会参与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去。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去往了吉林。

在美丽的吉林,我们了解了吉林的红色文化,领略了吉林人民的红色精神,与朝鲜族人民交流,深刻感受什么叫做中华民族一家亲。此次三下乡活动,极大的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三下乡活动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参观博物馆以及企业的生产发展,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更加清楚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奋斗目标。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往后我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踔厉奋发,追求进步,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   张钰

学习感悟党的历史,就会发现真正的光荣和高尚,最终还是属于那些为人民的事业而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践行“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口号,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参观学习了江源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道江会议纪念馆、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基地。在此期间我们明白了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的道理。我们要像革命前辈那样,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

实践团成员   宋心怡

朝花带露香,夕拾意味长。抚今追昔,前瞻未来,知史使人明智。本次社会实践,我们站在历史的缝隙上回看过去,在深深的赓续与感召中,踔厉奋行。我们跟随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在红色圣地追寻伟大党史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们的思想灵魂接受了深刻的红色洗礼;真正做到了心存敬畏、常怀感恩;激发了我对学习和传播党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铮铮铁骨,学子勤仁,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付吾辈之韶华,立吾辈之壮志,持书仗剑耀中华

实践团成员   李国彬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横跨一千七百多公里,跟随着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充溢着红色精神的吉林。

我们去往江源区烈士陵园,为抗美援朝牺牲的152名革命烈士默哀,探访那位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的故居,了解了四保临江战役的重要性,体验了朝鲜族不同的生活习惯,走过建工街道的暖风一条街,做客在太兴的红色小镇,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大地,追溯党的足迹,感悟革命精神,我相信我们会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 弘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

联系方式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077(团委办公室)
         0951-5181990(团委书记办公室)

邮箱:ykytuanwei@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09 21:28:14